仁欠吉和她的藏毯車間家鄉創業
一位靦腆的藏族婦女看著一塊藏毯半成品對記者(zhe)說:“現在這(zhe)個(ge)農牧區(qu)(qu)藏(zang)毯加工車間,不僅(jin)解決了很多(duo)剩余勞(lao)動(dong)力,同時也使(shi)許多(duo)農村牧區(qu)(qu)家庭有了穩定(ding)的收入,我們這(zhe)些農牧區(qu)(qu)婦女增收有新路子(zi)。”
在這間簡陋卻實用的車間里記者采訪了車間創辦人---仁(ren)(ren)欠(qian)吉,這位已年過40的(de)農村(cun)藏族婦女很(hen)痛快地講起了她的(de)創業史。1989年,20多歲的(de)仁(ren)(ren)欠(qian)吉,為(wei)了維(wei)持(chi)一家人(ren)的(de)生計,來到離家110多公里的(de)縣地毯廠打工(gong),心靈手巧的(de)她很(hen)快掌握了各種編織技術。但由(you)于離家較(jiao)遠,收入又少,無法照顧家里年事漸高的(de)公婆,不得(de)不放棄工(gong)作(zuo)回到了老(lao)家。
2005年,仁欠吉想依靠自己過硬的地毯編織技術辦廠致富,說干就干,她開始跑銀行求貸款,經過一番努力后各項籌備工作逐漸有頭緒了。資金有著落了,她又動員本村8名留守婦女一起忙乎,在村委會的扶持下,小型地毯加工車間終于辦起來了,主要加工半成品藏毯,訂單銷售給青海藏羊地毯有限公司。當初,設備簡(jian)陋,員工工資低,人均一天只有12元左右的收入。經過(guo)一年的努力和付出(chu),讓她看(kan)到了(le)希望,不僅還(huan)清了(le)銀行債務,而且還(huan)蓋(gai)起了(le)新房(fang),更(geng)堅(jian)定了(le)自己辦廠、帶領(ling)姐妹闖出(chu)一片天地的決心。
如(ru)今,王(wang)屯村藏毯加工(gong)(gong)車(che)間(jian)工(gong)(gong)人已經發展到(dao)(dao)了20人,投入機梁(liang)6付,車(che)間(jian)已形成規模。員工(gong)(gong)都是(shi)本(ben)鄉本(ben)土的(de)農村婦女,日(ri)人均收入由原來的(de)10多元(yuan)(yuan)提高(gao)到(dao)(dao)現在的(de)30元(yuan)(yuan),解決(jue)了20余人的(de)就業問題,達到(dao)(dao)了農村留守婦女家務、農活、打工(gong)(gong)三不誤(wu)的(de)目(mu)的(de)。
掃一掃,轉到手機閱讀:
您可能還關注
- 行業新聞
- 加盟指導
- 經商寶典
- 消費資訊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相關新聞

掃一掃關注微信
品牌投資關注榜
- 10萬以下
- 10-20萬
- 20-40萬
- 40萬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