樸炫柱:韓國“巴菲特”
在韓國資本市場上(shang),樸炫(xuan)柱無疑是位風云人(ren)物。
早年畢業于高麗大學經濟系的他創立未來資產集團(Mirae Asset)時,恰逢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。誰料到這個當年不滿40歲的漢子,日后竟成為了“改變韓國基金文化”的核心人物。次年年末,樸炫柱推出了韓國最早的共同基金。
今年55歲的樸炫柱,是韓國未來資產金融集團(MiraeAsset Financial Group)的董事長。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股票資產管理公司之一,集團旗下的未來(lai)資產環球投(tou)資公司(Mirae Asset Global Investments),其業務已經(jing)遍布(bu)中國(guo)內地及香港、巴西、越南(nan)、韓國(guo)、印度、英國(guo)及美(mei)國(guo)。
早在1999年,樸炫(xuan)柱就被韓國《中央(yang)日報》評選為韓國十佳CEO;2009年5月,樸炫(xuan)柱入選《亞(ya)洲(zhou)投資(zi)者》評出的亞(ya)洲(zhou)資(zi)產(chan)管理(li)行業的“25位(wei)最具影(ying)響力(li)人(ren)物”榜(bang)單。
業界公認,樸炫柱的決策和領導能力是Mirae Asset迅速崛起的關鍵。當發現某個有潛力的項目時,樸炫柱會即刻趕赴項目現場做出決策。KTB資產運營公司總經理張仁煥曾對韓國媒體說,“當其他公(gong)司還在(zai)辦公(gong)室(shi)分析資料的時候,Mirae Asset已(yi)經在(zai)當地(di)成立(li)辦公(gong)室(shi)和法人組(zu)織(zhi),招募(mu)職工了。”
出身平民
1959年,樸炫(xuan)柱(zhu)生于韓國南部(bu)城市光州。作為未來資(zi)產(chan)金融(rong)集(ji)團(tuan)的創立者(zhe),樸炫(xuan)柱(zhu)并非出(chu)身財(cai)閥的世(shi)家子(zi)弟,而(er)是作為光州一個(ge)農民之子(zi)白手起(qi)家的,在(zai)升入高中時他父親(qin)就已經去世(shi)了(le)。
高(gao)中時(shi)候的(de)樸炫柱一度(du)對學習(xi)失去興趣,而(er)把大部(bu)分時(shi)間花在閱(yue)讀數百部(bu)課外(wai)書籍上(shang)。其(qi)中有約翰(han)?肯尼迪的(de)《當仁不讓》(Profiles in Courage)和馬基亞維利(li)的(de)《君主論》(The Prince)。曾(ceng)有媒體提到過這兩本(ben)書對于樸炫柱的(de)重要性。
當樸炫柱的(de)母親流著淚對(dui)他說,他的(de)差勁成績意味著他將來不得不像父親那樣成為一個農民(min)時,他開始重新發奮(fen)努(nu)力(li)學習,并以優異成績考入頗具盛(sheng)名的(de)高麗大學,就讀于經(jing)濟系。
樸炫(xuan)柱曾經在他的(de)(de)書中描述過(guo),母親教(jiao)會了(le)他懂得(de)金錢的(de)(de)價(jia)值(zhi)——母親對(dui)供他學(xue)業的(de)(de)資金收取17%的(de)(de)利息。樸炫(xuan)柱進入大(da)學(xue)時,母親一(yi)次發給(gei)他全(quan)年的(de)(de)學(xue)費(fei)(fei)和(he)生活費(fei)(fei),樸炫(xuan)柱就(jiu)此學(xue)會了(le)如(ru)何理(li)財。還在大(da)二時,主修商業管(guan)理(li)的(de)(de)他便開始涉足股(gu)票市場賺取生活補貼。
1985年,樸炫柱進入(ru)韓國當(dang)地一家證券(quan)公(gong)司工作。樸炫柱說,從那一刻起,他知道最終(zhong)會擁有自己的公(gong)司。
與眾不同的是,樸炫柱將創業定在(zai)了1997年,這一(yi)年金融危機席卷全球(qiu),韓國(guo)也難(nan)以獨善其身(shen)。
但是(shi)這樣的(de)外(wai)部環境絲(si)毫沒有動搖樸(pu)炫柱的(de)信念(nian),他要創業,而且一定要在他即(ji)將步入不(bu)惑之年(nian)的(de)時(shi)候。1997年(nian)7月18日,未來資(zi)產(chan)(chan)投(tou)資(zi)咨詢公司(si)(Mirae Asset Investment Advisory)誕生了,隨(sui)后1998年(nian),樸(pu)炫柱成立了韓國注冊的(de)第(di)一家資(zi)產(chan)(chan)管理公司(si)——未來資(zi)產(chan)(chan)環球投(tou)資(zi)公司(si),并于該(gai)年(nian)稍晚時(shi)候,發起了樸(pu)炫柱一號基金(jin),這也是(shi)韓國第(di)一只共同基金(jin)。
迅速崛起
1999年,未(wei)來(lai)資(zi)產(chan)(chan)證券公(gong)司(si)又以未(wei)來(lai)資(zi)產(chan)(chan)系(xi)基(ji)(ji)金(jin)銷售者的(de)(de)身份出現在世(shi)人面前,而樸炫柱一號基(ji)(ji)金(jin)更是一炮而紅(hong),超過100%的(de)(de)年回報頓時讓韓(han)國掀起(qi)一股基(ji)(ji)金(jin)熱潮,未(wei)來(lai)資(zi)產(chan)(chan)旗下的(de)(de)基(ji)(ji)金(jin)首先成為眾多投資(zi)者爭相搶購的(de)(de)對象,那個時候,尚未(wei)成熟的(de)(de)投資(zi)者也(ye)是隨(sui)著(zhu)資(zi)產(chan)(chan)管理公(gong)司(si)或者說是基(ji)(ji)金(jin)公(gong)司(si)的(de)(de)成長一并成熟。
一時間,樸炫柱成為了“韓國巴菲特”的(de)代名詞。而在(zai)投資(zi)(zi)決策上,他(ta)和巴(ba)菲特也(ye)確實有著異曲同工(gong)之處,“長(chang)期投資(zi)(zi)者沒必要天(tian)天(tian)看股(gu)市(shi)行情(qing)(qing)”正(zheng)是他(ta)投資(zi)(zi)理念的(de)詮釋,正(zheng)因為此(ci),他(ta)甚(shen)至將分(fen)公(gong)司(si)股(gu)票行情(qing)(qing)電子顯示屏一并撤下,彪悍之余他(ta)更(geng)相信自己的(de)眼光,也(ye)善于發現那些具有成長(chang)潛力的(de)公(gong)司(si)。
那個(ge)時候,Daum communications作為韓(han)國一個(ge)普(pu)通網(wang)站(zhan)正面臨增(zeng)資的(de)壓力,因為他(ta)們(men)1995年(nian)開始提供(gong)網(wang)絡(luo)搜(sou)索服務(wu)之后,又于1997年(nian)開始提供(gong)免費hanmail.net電(dian)子郵(you)件服務(wu)。然而,它的(de)前景卻很難(nan)打(da)動投(tou)資人的(de)心,并紛紛以“前景不(bu)明朗”拒絕投(tou)資。最后,他(ta)們(men)找到了樸(pu)炫(xuan)柱,聽罷介紹(shao)以及(ji)兩天高密度的(de)實地(di)調研,樸(pu)炫(xuan)柱決定砸下(xia)24億(yi)韓(han)元。
而(er)事實證明(ming),他閃電般的決策是對的。Daum communications在6個(ge)月之后的互聯(lian)網(wang)狂潮中(zhong)股價(jia)暴漲(zhang),樸(pu)炫柱倒(dao)手(shou)就是1000億韓元的凈(jing)利,而(er)這筆巨資后來(lai)也成了未來(lai)資產的種子(zi)基金。至于現在的Daum communications,已經成長為擁有3700萬名(ming)會員的韓國最大門戶網(wang)站(zhan)。
可以說(shuo),在那(nei)個投(tou)(tou)資(zi)意識尚未成熟,投(tou)(tou)資(zi)尚未形(xing)成規模的時候,這種(zhong)閃電般的決(jue)策往往成為了最具藝術(shu)性的戰術(shu)。
“金融出口”
在樸(pu)炫柱看來(lai),“這是一(yi)個靠金(jin)融和資本出(chu)口(kou)掙錢的時(shi)代(dai),過去(qu)只是將金(jin)融產業(ye)看作(zuo)基礎產業(ye),現在應看作(zuo)為提高競爭力而增長的產業(ye)。(金(jin)融)一(yi)邊倒很危險,走(zou)出(chu)去(qu)反而有好處,就像全球的制造業(ye)企業(ye)一(yi)樣。”
甚至在接受眾(zhong)多(duo)媒體的采(cai)訪中,他曾反問,“金融(rong)為何不能成為出口產(chan)業(ye)?”
帶(dai)著這(zhe)樣的(de)理(li)念,2003年樸炫柱(zhu)率先開(kai)發了中(zhong)國基(ji)(ji)金(jin)、印(yin)度基(ji)(ji)金(jin)等一系列(lie)海外基(ji)(ji)金(jin),韓國頓時涌起了一股購買海外基(ji)(ji)金(jin)的(de)熱潮。
就在他重視新興市場(chang)投資的時候,中國(guo)和印度的股(gu)票市場(chang)先后(hou)迎來了牛市噴發期,Independence基金和Discovery基金5年投資收(shou)益率(lv)超過了300%至500%,而中國(guo)基金1年收(shou)益率(lv)為60%至100%。
也(ye)許其(qi)中有運(yun)氣的(de)成分(fen),但是樸炫(xuan)柱(zhu)對于新興市(shi)(shi)場的(de)了解遠遠勝過歐美(mei)投資人,那個時(shi)候(hou),一年中幾乎有一半(ban)的(de)時(shi)間他都在海外(wai)調研(yan),然(ran)后(hou)對新興市(shi)(shi)場進(jin)行投資,而當歐美(mei)資金隨之(zhi)前來拉升(sheng)股(gu)價之(zhi)時(shi),也(ye)就是韓國獲利之(zhi)機。此(ci)番如意算盤,樸炫(xuan)柱(zhu)心中大概已(yi)經醞釀好(hao)久了。
而這(zhe)就是所(suo)謂的(de)“金融出(chu)口”,看(kan)似(si)亂(luan)仗,卻起到了“農村包圍(wei)城市”的(de)功(gong)效,也許在(zai)(zai)某些進(jin)程中,迷茫、躁動、反(fan)復甚至(zhi)混亂(luan)均在(zai)(zai)所(suo)難(nan)免,而走出(chu)這(zhe)一轉型期的(de)唯一出(chu)路就是一往無前(qian)的(de)發展,在(zai)(zai)前(qian)進(jin)中摸索,在(zai)(zai)前(qian)進(jin)中重構格局,而絕不(bu)是在(zai)(zai)旁人言論的(de)干擾中踟躕不(bu)前(qian)。
未(wei)來資產之勝(sheng),也許在樸炫(xuan)柱決定(ding)“金融出口(kou)”的(de)那一(yi)刻起便埋下了深深的(de)伏筆。
掃一掃,轉到手機閱讀:
您可能還關注
- 行業新聞
- 加盟指導
- 經商寶典
- 消費資訊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相關新聞

掃一掃關注微信
品牌投資關注榜
- 10萬以下
- 10-20萬
- 20-40萬
- 40萬以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