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品牌的角度看品質
品牌是什么?世界最著名的品牌管理大師大衛•奧格威是這樣理解的:品牌是一個復雜的象征。它是由其特征、名稱、包裝、價格、歷史、聲譽,及其廣告方式的無形總和。影響品牌定義的還有消費者對該品牌的使用者的印象,以及個人經驗。我們可以看出,以上僅僅只有一點點與品質相關的因素,可能大師認為當我們來探討品牌的時候,產品品(pin)質已(yi)經不是困擾我(wo)們的(de)(de)(de)主要問題了(le),還需要探討嗎(ma)?如果(guo)說以上一些無形的(de)(de)(de)元素需要漫長的(de)(de)(de)時間來積累話,那(nei)么構(gou)筑(zhu)品(pin)牌基石(shi)的(de)(de)(de)產品(pin)品(pin)質這些有(you)形的(de)(de)(de)東西(xi)則(ze)是相對容易做到,投入的(de)(de)(de)成本也(ye)比較少,產生的(de)(de)(de)效(xiao)果(guo)也(ye)很明(ming)顯。看似層面不高,實則(ze)意義深遠。
一、 產(chan)品品質是(shi)企業的生(sheng)命線
2003年11月的(de)(de)某(mou)一(yi)天中(zhong)午,在福州市(shi)一(yi)好(hao)又(you)多超市(shi),與一(yi)個(ge)跨國(guo)公司(si)(si)快(kuai)速消(xiao)費品(pin)(pin)(pin)導購員(yuan)的(de)(de)談話給我留下很深印象,特別是(shi)她(ta)說‘我們公司(si)(si)的(de)(de)產(chan)品(pin)(pin)(pin)品(pin)(pin)(pin)質好(hao),回頭客(ke)多,不(bu)怕(pa)貨(huo)多就(jiu)怕(pa)斷貨(huo)’讓我記(ji)憶深刻,言語中(zhong)透(tou)露出(chu)對(dui)公司(si)(si)的(de)(de)熱愛和對(dui)公司(si)(si)產(chan)品(pin)(pin)(pin)的(de)(de)無(wu)比自信。的(de)(de)確,市(shi)場競爭實(shi)行的(de)(de)是(shi)優勝(sheng)劣汰,“劣”就(jiu)是(shi)品(pin)(pin)(pin)質差的(de)(de)產(chan)品(pin)(pin)(pin),“汰”就(jiu)是(shi)淘(tao)汰。俗話說“不(bu)怕(pa)不(bu)識貨(huo),就(jiu)怕(pa)貨(huo)幣比貨(huo)”。特別是(shi)有些快(kuai)速流(liu)轉(zhuan)消(xiao)費品(pin)(pin)(pin),價值低(di),品(pin)(pin)(pin)牌忠誠度低(di),產(chan)品(pin)(pin)(pin)轉(zhuan)換(huan)風險(xian)小,消(xiao)費者(zhe)很容易(yi)在品(pin)(pin)(pin)牌轉(zhuan)換(huan)中(zhong)認識產(chan)品(pin)(pin)(pin)的(de)(de)“優”、“劣”。
在國外的工業產品生產行業中,流行一種所謂“1:10:1000”的成本法則。就是說,假如在生產前發現產品的一項缺陷而予以改正,只要花1塊錢的話;若此項缺陷到了生產線上才被發現,則需要花10倍的錢來改正;假若在產品銷到市場上被消費者發現而要改正,就不是花100倍的錢,而是要花上1000倍的代價。不論多么好的管理、多么好的設備、多么好的流程,都是由人來實施,來完成,所以,人是決定一切的,是生產力的第一要素。因此有人提出這樣一些新觀點:“產品品質不是制造出來的,品質是一種習慣”,“對產品品質的尊重就是對消費者的尊重,才能獲得消費者的尊重”。IBM管理學院有一句(ju)名言:“質量是90%態(tai)度(du),知識(shi)占10%。”
二、 以消費(fei)者挑剔眼光來檢視(shi)產品
“以消費者挑剔眼光來檢視我們的產品。”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品質管理員說的,是對公司所有人員說的,這才是真真的全員質量意識。 一線生產人員工作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里,長期面對的是同一臺設備和大同小異的產品,很容易漠視一些質量問題,質量管理員也不可能每時每刻都在監督,每件產品都能抽查,因此,每個員工都養成檢視產品的習慣,至少可以做到少出質量問題或不出質量問題,那些一天到晚用電腦工作的管理員們,把不定時的到車間檢視流水線上的產品品質作(zuo)(zuo)為一種(zhong)工(gong)作(zuo)(zuo)的調劑,是(shi)不是(shi)可(ke)以兩全其美。
三、 有品質方有品牌
有品(pin)(pin)質(zhi)(zhi)方(fang)有品(pin)(pin)牌(pai),成(cheng)功的品(pin)(pin)牌(pai)都有堅(jian)不可摧的品(pin)(pin)質(zhi)(zhi)作(zuo)為后(hou)盾(dun),品(pin)(pin)質(zhi)(zhi)的好壞決定著品(pin)(pin)牌(pai)的生存與發展。如(ru)果連品(pin)(pin)質(zhi)(zhi)問(wen)題都解決不了或問(wen)題不少的話,談品(pin)(pin)牌(pai)還為時(shi)尚早,最(zui)多是產品(pin)(pin)有一定的知名(ming)度而已。
傳統企業(ye)在產品質量(liang)方面一般重視以(yi)下(xia)三個問題:
1、 消費者所希望的總(zong)體質量水平,就是(shi)我們常(chang)常(chang)說的產品基本屬性方面(mian);
2、 消費者最注重的(de)質量(liang)特征,也就是產(chan)品的(de)核心屬性方面;
3、 消費(fei)者能夠容忍的質量特性,也就是消費(fei)者的非主要關注點。
有過市場研究經驗的人員都知道,一般來說,企業的產品只要在第一方面達到顧客需求的水平,在第二方面有突出的優勢,在第三方面沒有嚴重的問題,就可以贏得消費者的信賴,從而占據較大的市場份額。也就是說,強勢品牌的產品并非是在所有方面都優于競爭對手的同類產品,而是在消費者最注重的方面比同類產品優越,同時去進一步完善,再去宣傳、展示優越性,從而很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。在過去,這種傳統的做法能讓企業或品牌獲得持續有效的發展,自從喬布斯打造的新蘋果出(chu)現后,這(zhe)一傳(chuan)統(tong)做(zuo)法開始(shi)被(bei)顛覆,在三個方面(mian)都要做(zuo)到出(chu)類(lei)拔萃已(yi)經(jing)是很多卓越品牌的日(ri)常(chang)追求了。
品質是一種態度,更是一直企業文化。我們常常說的品質則是一種狹義的品質概念,也就是產品、工程、服務品質,而廣義的品質概念則是除了產品、工程、服務品質以外,已經擴展到過程、體系和組織全部,并延伸到個人技能、個人與部門工作質量、創新能力、團體精神、管理思想與行為模式等。如果說一個企業能滿足狹義的品質概念,則還是處在產品的概念,可以暫時解決企業生存問題的話,只有做到廣義的品質才能實現企業的長期發展,實現品牌價值的長期提升。有這樣一個故事:海爾公司的張瑞敏先生到歐洲一戶家庭進行市場調查,當問及歐洲某著名品牌的一款電水壺與海爾產品的比較時,女主人指著這款名牌電水壺說,張先生,這是一件工藝品。這是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回答,因為電水壺和工藝品,原本是毫不搭界的兩個行業,但是女主人卻將他們合二為一了,顯然已經將設計精美的電水壺融入了家庭美學。在我們企業老板還在為產品同質化而大打價格戰的時候,一件像工藝品的電水壺的價格顯然高出燒開水的電水壺很多很多,因為它有高的理由,它有高的價值。 2007年,喬幫主以科技+藝術+簡潔為一身iPhone上市(shi),就連耳(er)機和包(bao)裝盒設計都極致簡約(yue),產(chan)品(pin)的(de)每一個細節都運(yun)用(yong)品(pin)牌(pai)信念管理,時至(zhi)今日,每推(tui)出一款iphone產(chan)品(pin)價格都是競爭對手的(de)2倍乃至(zhi)數倍,但(dan)消費者依(yi)然驚艷,依(yi)然期(qi)待,再次印證了(le)產(chan)品(pin)只(zhi)能打價格戰而品(pin)牌(pai)打的(de)是價值戰,iphone產(chan)品(pin)用(yong)科技+藝術+簡潔的(de)產(chan)品(pin)則(ze)創造了(le)品(pin)牌(pai)價值神話。
對品質始終如一的堅持,終將為品牌價值做出貢獻,生活用紙四大品牌之一的維達就是一個真實的案例。在二十一世紀初,恒安集團依靠公司遍布全國各地市的銷售渠道與團隊,加上品牌管理與推廣的優勢,憑借渠道為王的東風一騎絕塵,無論是營收和利潤,還是品牌美譽度,將行業二、三名甩出幾條街。在恒安做場外品推、校園活動、事件營銷、網絡營銷的時候,其它的企業還在給經銷商做買10送1或傳統的招商訂貨會,簡單而且單一。這期間維達紙業營銷手法依然傳統而且缺乏新意,但維達紙業始終如一對品質的堅持,甚至用一臺抄紙設備生產一種拳頭產品來確保品質的穩定,即使犧牲毛利也不降低產品品質,就這樣一步一步的贏得了經銷商、消費者厚愛。2008年以后,“維達”在與“心相印”、“清風”、“潔柔”等品牌的競爭中,用產品力彌補了營銷力的不足,為“維達”贏得了良好客戶口碑,在一個又一個的重要市場獲得銷售第一的地位,武漢、北京、廣州、深圳、香港。今天,有了產品力為支撐的“維達”品牌,開始重復“心相印”昨天的故事,舉辦“維達超韌全民韌證”、“中國首屆紙巾藝術展”、“潮童天下”、“維達親子紙巾婚紗秀”等,成功的為“維達”拉升了知名度和美譽度,品牌綜合競爭力方面進一步縮小了與“心相印”的差(cha)距(ju)。
在一片高呼“以消費者為導向”和“以市場為導向”的熱潮中,是否能做到消費者真在我心中,是留到口頭上還是能落實到行動上?是用專業的方法在做,還是在用早已落伍的感覺在做?在天天喊“品牌至上”,“品牌高于一切”的時候,有沒有一點“放衛星”的感覺,這個只有企業自己知道,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,“三株”、“秦池”、“冠生園”、“巨能鈣”、“三鹿”已經作為一個個的反面教材出版了,當能摔不是消費者主要關注點的時候,諾基亞也就是出局的時候了,營銷做不好只是業績上去慢,品質做不好可是死的都很快。他們所謂的“品牌大廈”其實很脆弱,離開品質的基礎,無疑是沙灘造屋;所謂“品牌價值”在離開出眾的品質根基后,原來也是一文不值;而所謂“品牌知名度”,在失去了品質的基礎后,在消費者和傳媒面前是那么的不堪一擊,知名度越大,負面效應就越大,翻身的機會就越小。最近福喜過期肉事件,將麥當勞和肯德基推上(shang)了風口浪尖,對其品牌的損害也短期內難(nan)以用金錢(qian)來衡量(liang)。
在現今(jin),微營銷、B2C、O2O火熱(re)追捧的(de)(de)(de)時代,很多的(de)(de)(de)企業(ye)忘記了品(pin)質才(cai)是(shi)(shi)企業(ye)的(de)(de)(de)安生立(li)命之本(ben),那就是(shi)(shi)產品(pin)的(de)(de)(de)綜合品(pin)質和綜合服務。最后,我想說的(de)(de)(de)是(shi)(shi):只有落實在品(pin)質現實的(de)(de)(de)土地(di)上,全體企業(ye)人(ren)骨子(zi)里的(de)(de)(de)具備的(de)(de)(de)那種品(pin)質態度,以(yi)及良好的(de)(de)(de)持續的(de)(de)(de)品(pin)質觀,才(cai)能(neng)追逐更加遙遠的(de)(de)(de)品(pin)牌夢想!
掃一掃,轉到手機閱讀: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抗“疫”,悅達家紡率先研制抗病毒床品,多渠道開展營銷活動
疫情當下,眾多家(jia)紡(fang)(fang)企(qi)業(ye)積(ji)極響應政府號召(zhao),紛紛投入(ru)到抗“疫”的激(ji)戰中(zhong)來,悅(yue)達家(jia)紡(fang)(fang)作(zuo)為國(guo)內知名品牌,走在了行業(ye)的前(qian)沿,悅(yue)達家(jia)...
打破淡季營銷困局
一家中小(xiao)型家紡公司,銷售(shou)淡旺季明顯,年復(fu)一年的(de)波(bo)動性(xing)營銷軌跡給企業發展帶來不小(xiao)的(de)羈(ji)絆,如何才能(neng)改變這種“半(ban)年夠(gou)吃半(ban)年餓肚...
品牌,你過節了嗎?
網絡上轟轟烈烈的造節運動還在繼續(xu)。京東(dong)“6·18”大促(cu)首輪數據公布,6月18日全天下單量(liang)同(tong)比去年增長超過100%。去年6...
如何讓展會營銷達到預期效果
對于(yu)一個計劃(hua)開(kai)拓地(di)區(qu)市(shi)場或者(zhe)全國市(shi)場的(de)行業企業來說,參(can)展可以較快的(de)提升知名度、獲得新客戶(hu),起到迅(xun)速推廣市(shi)場的(de)作用。然而(er),...
營銷的價值在于激發用戶的購買欲
購(gou)買(mai)(mai)力是偽(wei)命題,購(gou)買(mai)(mai)欲才是王道在市場營銷中,關于購(gou)買(mai)(mai)力與購(gou)買(mai)(mai)欲的談論研(yan)究已經(jing)深入人心了,人人都希望找(zhao)到(dao)那些既有購(gou)買(mai)(mai)欲望,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