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板應認清得與失
2014-1-3
我舉一個例子。在廣東東莞簡沙洲一帶,過去,也就是90年代到2005年這段時間,這里大大小小的生活用紙加工廠將近有400多家,他們的經營模式就是“賺快錢”:什么是賺快錢模式?就是大部分生產出來的衛生紙都是一些平價貨、劣質貨,市場上能賣出去就行。至于“品牌”(有名字的產品)嘛,做壞一個再做一個,這樣循環往復,一個接一個,在行業高速發展時期和生活用紙緊缺的市場狀態下,確實也不失為掙快錢的一種辦法。對于信不信譽、品不品牌沒有太多的關注,反而對某些著力于質量和品牌的企業還帶有嘲笑的態度,笑他們有錢不賺這么笨。然而,同樣在廣東的新會和中山這兩個地方也有兩家“笨”紙廠,他們是維達和潔柔,這兩家廠不但沒有按掙開錢這樣的一種模式走,而是一直以質量和品牌作為企業生命線來維護。經過10多年的經營和市場洗刷,維達和潔柔這兩家廠都變成了上市公司,而東莞簡沙洲這個紙業加工基地能留下來的廠已經不夠50家!
這令我記起了另一個故事,故事說有一個年輕人向一個富翁請教成功之道,富翁拿出三塊大小不一的西瓜放在年輕人面前,說:“現在叫你選擇,你選那一塊?”年輕人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最大的一塊,富翁選擇了最小的一塊。很快,富翁把最小的那一塊西瓜吃完了,然后又拿起最后一塊西瓜,還在年輕人面前晃了晃,很得意地繼續吃掉最后一塊西瓜。這時候,富翁跟年輕人說“這三塊西瓜就好比代表不同程度的利益,你的選擇就證明了你要那一種利益”年輕人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,年輕人最然選擇了最大一塊,然而到最后卻沒有得到最大的利益。要成功,就必須有所放棄,學會放棄某些眼前利益,才能得到更長遠的利益。
所以說,一個人或一個企業要想成就一番大事業,必須堅持發展的觀點,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的關系,不要為眼前的利益所蒙蔽、所迷惑,否則就很容易沉溺于既得利益中,就會忘記自己的戰略目標。大家都知道,眼前利益很受用、很誘人,但往往會讓我們只見樹葉不見森林,只見魚不見魚塘。
三、散錢財聚人才
對于一個企業來說,什么是最寶貴的東西?資金、技術、項目固然重要,但更寶貴的是人才。沒有人才,再雄厚的資金、再高精尖的技術、再好的項目也難以發揮最佳的經濟效益,弄不好還可能付之東流。世界上500強企業沒有一個不是擁有一支高素質的人才隊伍。人才是一個企業的發展之寶。
對于什么是寶貴的東西,自古以來就有不同的看法,可以說仁者見仁,智者見智。而見仁見智的結果卻大不相同,我們可以從古人的歷史故事中的結果引以為鑒。
春秋戰國時期,有一次,齊威王和梁惠王兩個人論寶。梁惠王問齊威王:“你們國家有寶物嗎?”齊威王謙虛地說:“沒有。”梁惠王得意地說:“我們這樣的小國,還有寶珠十枚呢?每枚寶珠能照車子前后各十二乘。怎么你們這樣的大國卻沒有呢?”這時,齊威王微笑著回答:“我們的寶物與你們的不同。”梁惠王不解地問:“怎么不同?”齊威王說:“你們以珠寶為寶,我們以人才為寶。我們有檀子大將,守衛南城,楚國不敢進犯,周邊十二個諸侯國都來朝貢;我們有盼子大臣,守衛高唐,趙國七千余家跪在城門下請求歸附;我們還有種首大臣,他負責社會治安工作,把社會治理的安定和諧,路不拾遺。我們還有很多這樣的大臣,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光照千里,豈只照十二輛車子!”
聽了齊威王的話,梁惠王不禁羞愧萬分,無地自容。
對于國家來說,什么是寶?梁惠王以珠寶為寶,齊威王卻以人才為寶。結果,梁國最終國破家亡,珠寶最終都落到了他人的手上;而齊國不斷發展壯大,最后成為春秋一霸。
古人認為,人才是國家興旺的重要因素。
唐代著名政論家趙蕤在他的《長短經》一書中寫道:“得人則興,失人則毀。故首簡才行,次論政體焉。”意思就是說,做任何事業,都需要他人的擁護。得到人才就能夠興旺,失去人才就會失敗。所以,企業要先注重招攬人才,然后才能談到制度的建立。
趙蕤本意是指人才對于一個王朝興亡的重要性。事實上,在商業活動中,人才同樣是非常重要的。員工是企業的根本,“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”。
華人首富李嘉誠也曾說過:“如果沒有那么多人替我辦事,我就算有三頭六臂,也沒有辦法應付那么多的事情,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,樂意跟你工作,這就是我的經營哲學。”
從李嘉誠的這段話中,我們不難理解,人才對于企業來說,是非常重要的。擁有人才就是擁有了發展;擁有了錢財,缺乏人才,企業就只能停止前進。
有人曾把“企”作過分析,說“企”字可拆分為“人”和“止”,意指企無人則止,企業沒有人才則不可能進步,不可能發展。
那么,企業又如何才能聚集人才?我們要敬重人才、尊重人才,為人才塑造發展空間,為人才搭建良好的窩巢,與人才分利,與人才同謀共享。現代企業最好的辦法就是“散財聚人”這是一種主動的做法,也是一種最可行之而有效的辦法。當然,在中國企業管理中,還有“感情留人、環境留人、價值觀留人、人格魅力留人”等。
因此,認清什么是得,什么是失;在哪里得,在哪里失?這對每一位做老板的人都是首先需要的抉擇。抉擇勝過能力,抉(jue)擇勝(sheng)過素(su)質,抉(jue)擇勝(sheng)過資材!
掃一掃,轉到手機閱讀:
回復 265489 到 家紡網 微信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隨時隨地看,還可以轉發到朋友圈哦。
熱點資訊
熱點圖文
九種最重要的領導力
管理者該如(ru)何做好(hao)授(shou)權(quan)(quan)(quan)呢?這(zhe)其中(zhong)最重要的(de)就(jiu)是權(quan)(quan)(quan)力和責任的(de)統一。即,在向員(yuan)工(gong)授(shou)權(quan)(quan)(quan)時,既定義好(hao)相(xiang)關工(gong)作的(de)權(quan)(quan)(quan)限(xian)范圍,給(gei)予員(yuan)工(gong)足夠(gou)...
品牌,你夠個性么?
簡(jian)而(er)言(yan)之,品(pin)牌就是一種聯想。身處大(da)數據時代,我們每天主動或被動得(de)到的(de)訊息(xi)并(bing)非(fei)不(bu)足,而(er)是過量。那么,品(pin)牌信息(xi)或聯想的(de)同質(zhi)化...
無印良品的美學啟示
在這個無(wu)(wu)(wu)處不(bu)品(pin)牌的時代,無(wu)(wu)(wu)印良(liang)品(pin)卻在“淡化品(pin)牌”。“簡單”、“純樸”、“禪意(yi)美學”。品(pin)牌悖論的背(bei)后,卻贏(ying)得了無(wu)(wu)(wu)數擁躉。好(hao)...
解讀紡服業渠道管理的三大矛盾
很久以前各(ge)行各(ge)業(ye)提(ti)出“渠道(dao)為(wei)王”“決勝(sheng)終端”的口(kou)號,這充分體現渠道(dao)建(jian)設、服務終端的重要性(xing)。服裝企業(ye)如何做好(hao)渠道(dao)規劃、控制...